文 | 汽車產經網 周菊
2016年,豪華車三強之戰看點頗多,這不僅表現在銷量排位戰中,也表現在賺錢和花錢的能力上。
銷量:奔馳第一
2016年,寶馬品牌首次突破200大關,但還是被奔馳以11.3%的增速反超,以年銷208萬輛取得第一名,重回全球豪華車銷量冠軍寶座。
說明:為了在同一緯度比較三家企業,選取了各自品牌的銷量數據進行比較。
營業收入和息稅前利潤率均奔馳最高
奔馳公布的2016年營業收入最高,息稅前利潤(即經營利潤,不考慮融資成本和所得稅的影響。方便在不同資本結構和不同所得稅的企業之間做營運效率的比較分析。)也高于寶馬。
并且在企業較為看重的息稅前利潤率這一項中,奔馳也拔得頭籌,以9.09%領跑,寶馬其次,為8.9%,奧迪三者最低,為8.2%。
與去年相比,奔馳的息稅前利潤率下降了0.71個百分點,寶馬下降了0.3個百分點,奧迪也比去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的是,寶馬和奧迪的利潤及利潤率,以及奔馳的利潤率均出現了下降,從側面印證了包括豪華品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說明: 限于財報數據的局限性,營業收入及息稅前利潤選取了寶馬汽車業務、奔馳乘用車、奧迪品牌乘用車的數據。
奧迪研發投入占比最高
從研發投入的絕對值看,奔馳的研發投入最高,為76億歐元,寶馬次之;但從更具參考價值的研發營收占比上看,則是奧迪最高,為7.5%;寶馬次之,為5.5%,戴姆勒是三者最低,為4.96%。
說明:限于財報數據的局限性,研發投入為各集團的總研發投入,營收亦為集團總營收。
老板表態:最特殊、最成功、最挑戰
對于豪華車三強的2016年的表現,各自企業的大佬是如何評價的呢?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2016年是寶馬集團的百年華誕,在這樣特殊的一年,我們的銷量、收入、息稅前利潤均創新高,實現了既定目標,汽車業務息稅前利潤依然保持在8%-10%的既定目標,繼續保持了全球高檔汽車制造商的領導者地位。”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總裁蔡澈表示:“2016年,戴姆勒集團銷量、營業額和利潤均創歷史新高。更為重要的是,這不僅是公司歷史上最成功的一年,也是我們啟動戴姆勒史上最大變革的元年。作為汽車工業的先行者未來發展的締造者,戴姆勒實現了雄厚財力和創新能力的緊密結合。”
奧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施泰德表示:“對于奧迪來說,2016年是極其挑戰的一年。但我們仍然取得了強勁增長并為未來布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看來雖然利潤率都出現了下滑,但老板們還是挺滿意的。真的是這樣嗎?
未來規劃
其實去年,奧迪由于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造成了18億歐元的特殊項目支出,如果算上這項支出,奧迪的息稅前利潤率驟減至5%,而排放門的后續處理還沒有完全結束。不僅如此,奧迪被合資事件纏身,可以預見對其來說今年仍然是頗具挑戰的一年。
在這種情況下,新車驅動力量顯得尤為重要。據悉,2017年奧迪將逐步向市場推出包括奧迪Q5在內的多款換代車型。國際市場上,還將推出奧迪Q2。2018年和2019年,奧迪將會先后推出奧迪Q8和奧迪Q4車型,以進一步充實其SUV產品線。至2020年向市場推出三款純電動車,并繼續實現其他車型系列的電動化。
此外,奧迪將繼續踐行“SPEED UPI”行動計劃,優化流程提高成本效率,確保實現利潤目標,并為創新和投資計劃獲得必要的資金。
而今年被奔馳品牌超越的寶馬也感受到了危機,蓄勢待發,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據悉,除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之外,寶馬集團還將在旗下各品牌、主要車系和車輛平臺架構中推出純電動的電池驅動車型,如純電動MINI和純電動BMW X3。今年,寶馬計劃在全球售出10萬輛電動汽車。
并且與所有領跑者一樣,寶馬也意識到面對危機轉型的必要性,它表示將從一家傳統汽車制造商向提供高檔出行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轉型,并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面對更多不確定性的未來,戴姆勒將再次大幅增加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8年,戴姆勒將總共投入160億歐元用于研發項目。作為參考,2016年戴姆勒研發支出增長15%達76億歐元。戴姆勒則認為,2017年集團總銷量會有小幅上漲,基于各汽車業務領域銷量的積極發展趨勢,戴姆勒預期集團營業額將穩中有升。
新的角逐顯然已經開始了。